加强灾害风险管理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03 11:19:00


分论坛上交流洪水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防洪调度技术实践经验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防灾减灾救灾分论坛于2023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和多个国际机构、国际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领域政策战略进行沟通分享,共商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合作大计。

命运休戚与共合作谋求共赢

为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防范化解自然灾害能力,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并协助建设高科技预警系统。
中国救援队远赴莫桑比克、土耳其等国进行实地救援,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洪水是巴基斯坦最为常见的灾害之一,过去几十年有数万人因此丧生。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个大背景下,近年洪水爆发频次不断增加,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中,在中方的帮助下同来自全球各地研究机构的专家进行联系,学习多方经验,有效地帮助我们减少了灾害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部长论坛防灾减灾救灾分论坛上,巴基斯坦地震重建与恢复管理局、国家灾害管理局恢复重建司司长巴达尔·扎曼表示,从此前的被动应对到如今的主动谋划,由衷地感谢来自中方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支持。
近年来,为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防范化解自然灾害能力,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并协助建设高科技预警系统,有效提升了有关国家和地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精准度。
2016年,中国广东省地震局牵头实施了“一带一路”东南亚地区地震监测台网项目。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地震多发,中国援助的地震台网中心可以对本地区3级至4级、周边地区5级及全球6级以上地震进行自动定位监测。
“一带一路”东南亚地区地震监测台网项目还向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援建了地震台网中心,在印度尼西亚援建了多个地震台站,有效提升了东南亚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防震减灾合作。
2019年,热带气旋“伊代”过境莫桑比克,造成该国数十万人受灾,400多人死亡。莫桑比克向国际社会发出求助,希望能够得气象预报服务方面的帮助。中国第一时间向该国提供了风云气象卫星产品。仅几个月时间,风云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便成功落地莫桑比克。借助高频观测的卫星数据,莫桑比克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效率得以提高。为打破气象数据壁垒,中国已向121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风云气象卫星,实时向国内外用户免费开放数据,为全球气象预报、自然灾害应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长期以来,联合国外空司与中国应急管理部在利用空间技术防灾减灾方面开展了良好合作,联合国也愿通过论坛分享在早期预警方面的经验做法。”联合国外空司副司长德里斯·埃尔·哈达尼表示。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框架下,中国积极组织参与联合救灾演习、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实战。中国先后承办多场联合救灾演习等,通过全要素、高还原的自然灾害紧急救援场景模拟,演练、展示、评估、提升多国合作中联合指挥、密切配合、高度协同、高效救援的能力和水平。中国救援队远赴莫桑比克、土耳其等国进行实地救援,不仅生动体现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积极开展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也是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力彰显。

贡献中国智慧携手应对挑战

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各国间的最大公约数,易于合作,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
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绿色生产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携手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作为全球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推进减灾事业的发展,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坚持全局统筹体系设计,系统推进科学确立符合实际的应急资源质量发展规划,建设重点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的积极性,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坚持集约化建设、融合式发展、扁平化应用,积极开展基础性、公共性、服务性、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大幅提升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探索推动应急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夯实信息化基础治理体系。
目前,中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制定了“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通过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取了千亿余条调查数据,基本摸清中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有效完善了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约着各国社会经济发展。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各国间的最大公约数,易于合作,有助于促进民心相通。
为更好推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提升共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中国已与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合作机制、签署合作文件,如建立中国—东盟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机制、澜湄六国(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灾害管理部门发布关于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深化灾害管理合作的联合声明,探索建立澜湄灾害管理合作机制,促进中国—东盟灾害管理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助推各国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还与俄罗斯、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蒙古等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化应急管理领域合作,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绿色生产和应急救援等领域携手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搭建合作平台焕发时代光彩

中国技术一直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支持,有效地响应了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上百起重大灾害。
共同推动信息交流、技术发展、成果贡献和能力提升,才能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我国卫星拍摄照片总是黑白色的,而不是像国外那种彩色照片,难道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技术不好吗?”会上,长沙天翼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杨峰通过别开生面的提问介绍起中国商业SAR(合成口径雷达)卫星减灾应急的应用。“其实并不是我国的卫星技术问题,我国在可见光波段卫星同样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可见光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无法观测,因此可见光在应急领域优势并不大。而SAR卫星利用微波技术,因为微波可以穿透云层遮挡也可以在夜晚进行成像,有效弥补了可见光成像缺点,具备了全天候全球覆盖能力。”杨峰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两颗独立SAR卫星,可全天候全时段提供紧急遥感监测,可以有效降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自然灾害和应急救援遥感观测成本。
会上,来自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机构高级研究员叶妮·维特里塔也通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两座被烧毁岛屿为例展现了在森林火灾过后SAR卫星遥感制图的优势和便利。
“近3年来,深圳成功防御了124场暴雨、19个台风,高效处置684起地面坍塌事件、24场森林火灾,整治消除22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市无人员因灾死伤,打赢了灾害防御的总体战。”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金山介绍说。
杨金山介绍,深圳市在防灾减灾领域建设方面突出数据治理、整合资源,搭建智慧应急平台,强化科技信息化手段应用,统筹经济管理科技信息化一盘棋发展,筑牢城市安全发展风险防范屏障。完成升级规划自然资源等各个行业部门的调查和评估,收集数据超70万余条。在该市60余万家生产经营单位辨认出风险隐患点32594个,形成城市安全风险一张图,建设应急管理大数据库,汇集住建、交通、水务等22家单位的业务数据及监测预警数据,提升精准预测预警能力,构建新型应急管理监测运营指挥体系。
多年以来,中国技术一直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支持。中国高分卫星系统通过高分辨率观测和高光谱成像功能,近年有效地响应了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上百起重大灾害。在土耳其地震、斯里兰卡洪灾、厄瓜多尔地震、老挝台风洪涝灾害、阿富汗旱灾和汤加火山喷发中,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灾区影像图,对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北斗导航卫星搭载国际搜救组织的标准设备,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集体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远。自然灾害与经济社会活动相互交织、相互叠加,人类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只有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领域的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信息交流、技术发展、成果贡献和能力提升,才能更好实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

编辑:谭在龙

文章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央广网

北京红立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Redcube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40869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8-0057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1)第00137号
关注我们
Baidu
map